瞬间无支祁忍不住心中古怪。
念念在心求正果?师傅什么时候念念在心求正果了?没想到这些西天之人也如此装神弄鬼。
孙悟空、黑熊精、沙僧、黄眉大王、六耳猕猴、红孩儿也都不禁听得古怪,今朝终于得以见如来?师傅怕是从没想过见这如来,而且还已经见过了。
再接着师徒一行进入大雄宝殿。
陈祎并没有像原本的拜倒,孙悟空、无支祁一众也都跟着不拜,全都眼巴巴的站在大雄宝殿内,一下大雄宝殿三七诸佛也不由寂静。
然后一息,两息,三息。
随着时间过去,大雄宝殿的气氛也逐渐凝固下来!
唐僧见如来竟然不拜?
有人疑惑看向观音菩萨。
也有人看看陈祎,再看向如来佛祖。
终于随着时间过去,上首如来佛祖座旁迦叶阿傩二尊者一声叫道:“那取经人!为何见佛祖不拜?”
陈祎淡淡合掌,始终淡淡合掌,却就是站着不拜。
孙悟空、黑熊精、沙僧一众同样都站着不拜,就这样来西天拜佛求经的?就算不是真正的东土之人,甚至连一个东土之人都没有,那作为西天金蝉子却更应该拜。
瞬间大雄宝殿气氛更凝固,这唐僧到了西天竟然不拜?也有人惊疑再看向观音菩萨。
一下无支祁、孙悟空、黑熊精几人心中也都不禁紧张微跳了,如果是凡人的师傅,肯定会拜的,但此时的师傅却是绝对不会拜的,终于还是到了这一刻。
瞬间大雄宝殿所有人目光也都不由落在陈祎取经人一众身上,包括观音菩萨美眸中都不禁闪过好奇。
不想陈祎却淡淡开口道:“二位尊者,可问观音菩萨,贫僧为何不拜。”
‘唰!’
一下三千诸佛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、燃灯古佛、东来佛祖、欢喜佛等诸佛,全都不由好奇看向观音菩萨,这观音菩萨知道那唐僧为何见佛不拜?
观音菩萨则也忍不住心中复杂诡异一下:‘我的确知道你唐僧为何不拜,因为你此时神通法力怕是都不在我和如来之下,你又如何会拜如来?却将问题推到我头上。’
但微抬臻首,还是向众佛解释道:“我向东土寻取经人时,他本要还俗,是我央求他代表东土前来取经,所以才延误了他还俗。并答应他,待取经功成,他便可还俗。
我想当是因为如此,唐僧你心已不在佛,故此见佛不愿意拜,可是如此?”
瞬间陈祎没有什么表示,文殊菩萨、普贤菩萨两位男菩萨便都忍不住幽怨了,都是不由一脸的你观音知道这唐僧心不向佛,当初还邀请我二人去试他禅心?他都要还俗了,还哪里来的禅心?结果却叫我二人失了身。
同样一下三千诸佛所有人也都不由震惊了,竟然还有此事?这唐僧原本要还俗的?是不是观音菩萨再去晚一点,他就要还俗了?
然后观音菩萨也没有办法,只能央求他先取经,再答应他还俗,所以路上才任由他收徒,并非是观音菩萨意思,收了那妖猴和无支祁众人?
可一路上的意外,又是怎么回事?谁杀了天庭的天蓬元帅,谁杀了佛母的兄弟大鹏?又是谁杀了天庭的二十八宿星君奎木狼?
这前来西天取经的金蝉子十世,竟然不愿意取经?原本要还俗的,观音菩萨为了让他来取经了,竟还答应了他取经功成后就可以还俗。
这,这……这一场西天取经,岂不成了三界的笑话?若是传出去的话,东土往西天取经之人,刚返回东土就还俗了,那还算什么传经东渡?岂不是一场西天取经的讽刺?
可眼下,一场取经功成才是关键问题,与取经功成相比,与因果算计牵扯下的功德相比,其他的一切明显都可以忽略不计!有如唐僧的还俗,有如唐僧的西天路上随便收徒,有如此时的唐僧见佛不拜。
如果这金蝉子敬佛的话,五百年前也就不会在如来讲法时睡觉了,也就没有机会被如来打下真灵,贬之东土了。
现在怎么办?
所有人都不由小心翼翼的看向如来佛祖。
无支祁、黑熊精等也都不由心中微动,以师傅的神通广大,既然能低调了一路,又怎会在这西天突然莽撞的出手?这如来等三千诸佛面对师傅不拜,却也是都只能眼睁睁看着的。
可以师傅的神通广大法力无边,又为何还要答应观音菩萨来西天取经?难道真是像红孩儿说的一样,跟那观音菩萨有一腿?不然师傅为什么要来西天?
一下大雄宝殿寂静。
整个西天气氛都在三界瞩目下仿佛凝固了下来。
天庭三十三天在等着。
太阴星广寒宫、瑶池天宫同样在等着结果,那唐僧却是不可能拜如来的。
三界之一的幽冥界两大势力,也同样都在好奇的等着,这场三界风雨却是已经酝酿了西天取经一路,或许从那妖猴孙悟空的八百年前出世,这场大劫就已经注定了。
终于一息,两息,三息。
就在大雄宝殿气氛都要凝固之时,光芒万丈、肥头大耳、厚厚通红的嘴唇、眉心一颗红痣的如来佛祖,洪亮缓慢的声音也突然响彻大雄宝殿道:
“既如此,不拜也罢。只是,你那东土乃南赡部洲,只因天高地厚,物广人稠,多贪多杀,多淫多诳,多欺多诈;不遵佛教,不向善缘,不敬三光,不重五谷;不忠不孝,不仁不义,瞒心昧己,大斗小秤,害命杀牲。
造下无边之孽,罪恶满盈,致有地狱之灾,所以永堕幽冥,受那许多碓捣磨舂之苦,变化畜类。有那许多披毛顶角之形,将身还债,将肉饲人。其永堕阿鼻,不得超升者,皆此之故也。
虽有孔氏在彼立下仁义礼智之教,帝王相继,治有徒流绞斩之刑,其如愚昧不明,放纵无忌之辈何耶!
我今有经三藏,可以超脱苦恼,解释灾愆。三藏:有《法》一藏,谈天;有《论》一藏,说地;有《经》一藏,度鬼。共计三十五部,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。
真是修真之径,正善之门,凡天下四大部洲之天文、地理、人物、鸟兽、花木、器用、人事,无般不载。汝等远来,待要全付与汝取去,但那方之人,愚蠢村强,毁谤真言,不识我沙门之奥旨。
阿傩、伽叶,你两个引他一众,到珍楼之下,先将斋食待他。斋罢,开了宝阁,将我那三藏经中三十五部之内,各检几卷与他,教他传流东土,永注洪恩。”
喜欢穿越唐僧签到十二年,才知是西游请大家收藏:(www.520fsxs.com)穿越唐僧签到十二年,才知是西游520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