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娘轻轻抚摸崔丽质的鬓发:“瞧你,又瘦了,想来是你阿爹没有照顾好你。我这一去,见到了失散的几个子侄,他们生活的很好。我待了几年心下也安心了,可是就是放不下你,日日夜夜想着要回长安城来看你,想的我肝肠寸断。如今正好辞别了他们,一路回到长安城来了。我回来了,你就别怕了!我的好孩子。”
“温娘,我真怕你真的不回来了!你可知道你离开这些年发生了好多事,咱们来了一位新的西市署令大人越大人,还有李晟,还有窦扶风,还有林梳公主……”崔丽质像一只温顺的小鸟,偎依在母亲的怀中。
“好好好,等到了晚上,我抱着你睡,你再和我说。当初我就看出来了,你阿爹是没法升官的,本来他在西市待了这么多年,竟然一点长进都没有。对了,我这一路进入长安城倒是听了不少闲话!”
“闲话?这长安城里闲话可多了!”崔丽质好奇道。
“我一进长安城,就听路人们讨论说珈蓝寺后的那块画壁上闹鬼,吓坏了一个打更人,那人见了鬼影钻入画壁之后,回到家里便疯疯癫癫的,整日不得安生,吃药看大夫不知花了多少钱,把家人都给吓坏了!”
“如此说来,珈蓝寺方丈一片好意,却吓疯了百姓?”越苏缓缓而来。
温娘立即向越苏行礼,她并无惧怕,反倒是落落大方道:“听他们说,这打更人发疯之后,便露了行迹,原来长安城里几桩夜半抢劫喝醉酒的贵人货物案件元凶就是他!他整日在家里哭哭啼啼风言风语,说自己错了,不应该犯下此等大错,只求佛祖原谅不要让鬼怪纠缠他,他不愿意入地狱!”
“这可真是歪打正着!看来是他心中有鬼才会吓得疯疯癫癫的!”崔丽质道。
京兆尹
李晟正在处理那位发疯打更人案件,蒋温与孟云伫立其下。李晟将卷宗交给孟云:“这个犯人已经发疯了,他自言自语道出了真相,邻居听了他的话语,便顺着他说言埋藏金银珠宝的地方挖出了证据,昨日报到京兆尹府来。你们拿了卷宗回去细细盘问他,看看是否有所遗落!”
孟云打趣道:“这可真是奇了!没想到竟然是这么破了一桩棘手的案子。从前来报案之人皆言喝醉酒后被打劫,却实在不记得究竟案发过程,看来就是这位打更人利用职务的便利才干的。”
“若是这么有用,我们大理寺便要解散了,让这些囚犯全部去寺庙那幅画壁前面壁思过,大唐也就安宁了!”蒋温双手合掌:“哦弥陀福!”话语刚落,他一阵剧烈的咳嗽。
“蒋大人可要注意身子!”李晟关切道。
“多谢王爷关怀,只是老臣年岁大了,也到了该退去的年纪了!”
“蒋大人乃是三朝老臣,近来皇上仍然十分挂念你,时常询问你的近况,说你怎么不上朝和他说说话。雍王虽然在病中,也说想让你去雍王宫说话。”
“我这把老骨头可算是折腾不起了,只是我身边这两个少卿还算能帮上我的忙,一个是孟云,另一个便是宋景晖。他们两个乃是我的左膀右臂,我以后若是隐退了,希望王爷您能够照拂他们。我这人只不过是跟着先帝和皇上经历了安史之乱罢了!看过点世面,才不至于失了分寸,若是在未来天子雍王面前伺候,只怕会惹得雍王厌烦。可是我身边这两人年纪轻,应该可以为雍王所用,特别是宋景晖,他年轻有为,断案神算,实在是可以为雍王面前效力之人。”
大理寺断案神速,颇得皇上喜爱,蒋温本人不太过问案件,众人皆知他不过是揣着明白装糊涂。毕竟能够进入大理寺的案件皆与朝廷权贵息息相关。只有在众人一筹莫展之时,他才会指点迷津。就是这样一位老狐狸如今已经到了晚年,只想含饴弄孙安度晚年。他不想惹祸上身,故而十分倚重身边两位年轻的大理寺少卿。他知道孟云稳重擅长谋略,故而将他放在大理寺内办案。而宋景晖为人机智勇猛,故而放他到外面去调查案件。但是不知为何他总是偏爱宋景晖,就是在皇上王爷面前也事事为宋景晖说相,反倒是孟云心里不是滋味。
孟云跟着蒋温打算告辞,李晟暗中留孟云单独说了几句话,原来蒋温已经萌生了辞官的想法,那么大理寺卿的位置必定要让出来,宋景晖与孟云就是大理寺卿最好的人选。李晟自然是支持孟云,但是皇上一定会询问蒋温的意见。蒋温若是支持宋景晖,孟云一定处于劣势,李晟暗中叮嘱孟云好好巴结蒋温。
孟云无奈摇摇头走出京兆尹府,他与蒋温坐在马车上,二人默不作声。孟云心里却不是滋味,前几日宋景晖在他面前得意洋洋笑道:“若是蒋大人走了,咱们倒是无人依靠了!”当时孟云只是把这当做玩笑话。如今看来蒋温私下应该已经向宋景晖透露自己即将隐退的事实,他却瞒着自己。自己追随蒋温多年,竟然只是外人,比不得宋景晖。
想到这里,孟云抬头望着蒋温,这只老狐狸依然不咸不淡地闭眼沉思,他一向面笑肉不笑。孟云虽然侍奉他多年,却不曾学到他一星半点本事,蒋温这个粉团柔软的老狐狸根本让他看不透。想当年自己只是一个愣头青,在朝廷中处处碰壁,也许就是自己长得太漂亮了,实在不像是个办事沉稳靠谱的男子。的确只有蒋温在吏部名单中挑中了自己,提携自己带入了大理寺。想到这里也不该怨恨蒋大人对宋景晖的偏爱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