轰隆隆!
午夜时分,长安轻雷阵阵,很快就下起小雨,直到清晨仍未停。
大早,刘清从打坐的静室出来,气鼓鼓的思忖:回来一整天,连让人送个消息过来都不知道……
念头未落却是看见寝殿的窗口,蹲着大猫,而临窗的案上多出一枚迅简。
刘清拿起迅简,正是霍去病凌厉如刀锋的字迹,霎时回嗔作喜。
霍去病大胜回朝,得了数日休息时间,不用参加朝会,以迅简传书,约刘清会面。
“备车辇,我要出去。”
刘清喜悠悠的去换了身杏色留仙裙,对镜梳妆,但见镜中人明艳绝伦,衣袂灵动,颇感满意的勾起嘴角,快步出了长定殿,准备去找霍去病。
出宫门时,和另一辆车架交错,对方避让在道路一边,让公主的仪仗先行。
刘清忽然听到一个声音传来:“车里可是屏娴吗?”
这声音没听过,但又直接叫刘清的封号,不加后缀,显得颇为亲近。
是谁?
刘清的贴身女侍,从车内探头出去看了一眼,随即下车询问。
刘清在车里听到对方介绍说是宫内詹事陈掌的正妻,入宫去见皇后,顿时吃了一小惊,从袖内迅速掏出一面小镜照了照自己的仪容,而后揭开车帘,亲自下了车。
她知道陈掌发妻,就是霍去病生母。
儿媳妇遇上婆婆。
刘清下车,就见对面车上也下来一美貌妇人,眉眼阖动的打量她。
两人互相执礼:“见过公主。”
去病的长相有三四分像其母……刘清态度谦和,矮身施的是晚辈礼节。
卫少儿脸上带笑,这儿媳妇太好看了,人也和气:“公主要出去吗?”
刘清柔声道:“去病回来,让我过去的。”
卫少儿喜道:“那你去吧,记得与他说,让他时常来看我,但别说是我叫你说的啊。”
刘清嫣然失笑,卫少儿看来很好相处,直言直语。
她回到车上,没多一会就来到霍府。
刘清从车上下来,女侍在微雨中撑起一把伞。
她和霍去病得皇帝赐婚,霍府内外皆知,遂有门房将公主迎了进去。
刘清步履轻盈,衣裙拂动的褶皱处,环佩拂动隐现。
入得正殿,方见到主位坐着霍去病,侧翼的席位上是中山王家的子嗣刘相,另一侧却是张次公。
他带领去边关参战的北军,跟在霍去病后方,昨日晚上回到长安。
刘清进来,几人齐齐起身。
张次公颇有些目瞪口呆。
他早听过这位公主有倾城之貌,冠绝天下,却是首次当面见到。
他来霍府本是打算带大侄子去见一见这繁华长安,满城的绮丽。
想不到最娇艳的那一抹颜色,已经自行登门来找自家大侄子。
刘清过来,张次公和刘相很识趣的告辞。
俩人走之前连续给了霍去病好几个眼色。
刘相眼色的意思:我傍晚再来。
张次公的眼色是艳羡,大侄子还是你厉害,打的是匈奴,娶的是公主。
屋内安静下来。
刘清瞟了眼霍去病,眼神娇媚。
“出去走走,还是就在家里待着?”
“正下雨,在宅内叙谈便好。”刘清轻声细语。
她其实是想在霍去病家里看一看,对他多些了解。
眼见快到正午。霍去病上前,坦然牵起刘清柔弱无骨的手往外走。
上次去城郊校场,已经牵过了。
刘清感觉到霍去病手心的热度,满脸红润,心要跳到嗓子眼一般。
两人一路来到府内用来观景的小院子,内里绿竹成荫,草木清幽。
园内有一处观景池,廊道回转,池子中间有一座翘脚飞檐的亭子。
坐在亭内看雨,意境极好。
中午,霍去病让府内准备了火锅。清洗干净的时蔬,各类肉食,作料,色彩缤纷,逐一摆上来,铜炉内热气蒸腾,水浪滚沸。将各类食材放进去一滚,趁热乎劲送到嘴里。
人间美味。
刘清红唇润泽,吃的极少。
道家修行,讲究食天地五气以辟谷,清体内浊气,像道尊那种领略人间烟火,胡吃海塞的毕竟不多。
“去病往昔可曾想过,未来的发妻是什么样子?”刘清抿着嘴问道。
“修身正己,无问西东,做自己就好,公主不用想着迁就我。”
霍去病闻声知意,遂道:“不过你要问我喜欢什么样的,肯定喜欢浪的……”
刘清愕然之时,霍去病哈哈大笑,显然是在开玩笑。
在霍府待了大半天,到傍晚,长安雨未停,霍去病亲自送刘清回长定殿。
而后策骑来到未央宫。
稍早些时候,就接到皇帝遣人过来通知,让他来宫里。
书房,多年不出密侦内部木楼的茹泊虎居然也在,还有董仲舒,公孙弘和李蔡。
密侦掌令副史曹狡,宋然两人垂首忝陪末座。
霍去病昂然走进来,给皇帝见礼,又和茹泊虎点头致意。
刘彻道:“去病你昨日提议,扩国境,平四夷之事,是朕登基时就有过的愿景,有些事现在就可以先安排起来。”
“朕与密侦令说此事,准备先加大对我大汉周边四夷的探查。”
大战未起,消息先行,这是必然的手段。
刘彻说出平四夷之语,董仲舒等人毫无异色,显然在霍去病来之前,他们已有过讨论。
“密侦从创建之初,发展到现在,朕准备对其进行些调整,对内行督查之事,对外作为侦查体系,与军政结合,探查敌方动向,为征四夷做准备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