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兴帝很清楚,在这朝堂之上,他需要看清楚每一个人的态度,这样才能知道他该怎么对待那些和他意见相左之人。
但是,那些违背他意见的人,他也不能很快的处理掉。因为,这朝堂之上,要保持一个均势。这样,朝堂才能维持一个稳定的运转。
所以,他不能直接表达自己的态度,需要先让这些臣子提出来,然后自己再表明态度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其实,李广牧一直等不到援军,包括撼山军北上的事情,皆是永兴帝的意思。
永兴帝的目的只有一个,让大周的气运归于顾玄尘之身,再破而后立。
气运一说,玄之又玄,也不知道国师闻人正信和永兴帝说了什么,让他冒着大周被北梁灭亡的风险如此行事。
说到底,李广牧身死的一部分原因在永兴帝这里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朝会结束以后,百官散去,去自己的衙门处理公事去了。
太子姬景然刚回到东宫不久,就听奴仆说有人来拜访他了。
太子原本以为又是来拜访他的官员,本不想接见的。可是听说来人的名字以后,眉头一挑,将那人请了进来。
等顾玄尘进到姬景然的大殿以后,姬景然伸手道:“子期兄请坐,怎么今日有空来我这东宫了?”
顾玄尘行礼道:“顾玄尘见过太子殿下!”
顾玄尘坐下以后才缓缓说道:“太子殿下,这朝堂之上,我认识的只有你一人,我想问一下关于镇北军将军李广牧的事情。”
姬景然沉默了一下说道:“子期兄,今日朝堂之上,父皇说镇北军将军李广牧追封镇北侯,谥号忠定。忠字开头,依我大周礼法是二等谥号,这谥号只不过是中规中矩罢了。”
顾玄尘听完,也不知道是什么心情,为李广牧的死感到些许悲凉。
那位镇守大周十数年的将军,从见他的第一面起,那个将军的眉宇间就满是忧愁。
他在忧愁什么呢?或许在忧愁整个大周,或许在忧愁北境。
到死的那一刻起,李广牧都在为了整个大周的太平而战,至死方休。
可是死后,这个朝堂这个大周又给了他什么呢?
一个中规中矩的谥号,一个追封的爵位,又有什么意义呢?
顾玄尘不知道将来史书上会怎么写他,或许会有一句为国死战吧。
不管怎么样,百姓永远都会记得这个守护了他们那么多年的将军的。
每一次李广牧归京,全京城的百姓都会来迎接他,这一次也不例外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当离开太子东宫的时候,安平公主姬珏玉就蹦蹦跳跳的跑来了。
姬景然知道顾玄尘来了的时候,就派人去通知姬珏玉了。
姬珏玉得知顾玄尘来了皇宫,也是很开心的就赶来了。
幸好,在顾玄尘离开之前,截住了他。
顾玄尘拱手行礼:“见过公主。”
姬珏玉气还没有喘匀,双手叉着腰站在那里,腮帮子鼓起,气鼓鼓的说道:“这么久没有见,怎么还跟我多了这些礼仪。”
顾玄尘挠着头,笑了笑说道:“这不是在皇宫里吗?总要讲点礼仪的,要是被他人看见我不讲礼仪,要笑话的。”
姬珏玉随性的摆了摆手,嘿嘿笑着:“那好,本公主这一次就原谅你了。本公主还以为顾子期你跟本公主见外了。”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随后,姬珏玉便带着顾玄尘在皇宫里面瞎转悠。
好像每次顾玄尘来见姬珏玉,都是在皇宫里面瞎转,主要在皇宫里面也没什么地方可以去。
姬珏玉走在顾玄尘的前面,看着御花园的风景,看起来非常高兴。
其实现在都秋天了,除了一些四季树,御花园也没有什么好看的花了。
只不过,身边有顾玄尘,姬珏玉才非常开心。
姬珏玉笑盈盈的说道:“顾子期,我母妃不允许我出宫,说是不安全。可是,这京城有什么不安全的啊?”
顾玄尘知道姬珏玉的意思,意思是她想出宫去玩。
顾玄尘微笑道:“其实你母妃说的也对,宫外面确实挺危险的。”
姬珏玉小嘴快撅天上去了,她不悦的说道:“没关系,父皇说我长大了,要在宫外给我建造公主府了。等以后,我就可以住在宫外面了,就不会那么无聊了。”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走的累了,姬珏玉在一个亭子前坐了下来。
顾玄尘也慢慢的靠了下来,依靠在亭子的柱子上。犹记以前在宁昌城的时候,他也是经常这样靠在亭柱上偷懒。
那时候多好啊,无忧无虑的,现在有太多的事情压在了顾玄尘的心头。
明明没有过去多久,顾玄尘却觉得时间过的飞快,好像自己也长大了不少。
姬珏玉扭头,一眼看过去,就是顾玄尘的侧颜,姬珏玉一时竟看的痴了。
姬珏玉出声说道:“顾玄尘,你给我讲讲你打蛮子的故事呗,一定非常有趣。”
顾玄尘笑着摇头,说了很久……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顾玄尘说完以后,又郑重的说道:“公主殿下,你要知道打仗从来都不是什么有趣的事情。要是有可能,我宁愿从来都没有战争。”
姬珏玉低头低声说道:“哦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